特朗普又表示,他正考虑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关税实施临时豁免,以给车企迁回美国本土留出时间。
除特斯拉之外,美国本土的汽车企业大多在墨西哥设厂制造,再出口回美国。特朗普宣布对汽车加征关税后,几家本土车企都大跌,现在说考虑豁免又大涨。
如果特朗普的关税真的像他所说,是为了促进制造业回流,我觉得更合理的方式是制定一个随时间阶梯抬升的税率,比如每年加5%,这样既可以给企业缓冲时间,又有清晰的时间表来督促目标实现。
投资最喜欢的是确定的规则,是可预期的未来,无论股票投资还是实业投资都是这样。像现在这样一天一变,反而让企业无所适从,实在难以理解他的目的。
近期市场波动也主要是受外部消息影响,我觉得倒不用太在意这些消息,反正总在变化,而且大家也都搞不清未来会怎么变,想太多也只是白费神。按照坏的情况准备就行了,坏的情况都能接受,如果是好的情况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前两天还有读者问,说当初既然知道了特朗普4月份要宣布关税,为什么不提前回避躲下跌?
这也是个马后炮视角,在特朗普宣布之前,咱们并不知道他宣布的内容是超预期还是低于预期。
市场下跌并不是因为特朗普宣布了关税,而是因为他宣布的关税幅度超过了预期。在他宣布那天,一开始宣布向全球加征10%的基础关税,美股本来是直线拉涨的,就是因为10%这个幅度处于之前预期的下限;接着他又说还有“对等关税”,这时市场才应声而跌。
我们听到利空消息后,可能会觉得经济要变差了、形势变严峻了,市场肯定会跌,这类想法其实不太靠谱。因为影响未来涨跌的是预期的变化,而不是已经公布的消息,已经公布的消息只要一开盘,就已经反映在了当前的价格中。
除非掌握公众还不知道的内幕,或者有能力对未来做出超越大众认知的准确预测,这时候提前交易才有意义。除此之外,看到利空后卖,看到利好后买,都只是情绪驱动的交易,对错只能看运气,没有太多的意义。对于这类消息,我觉得忽略就好,要避免它干扰我们的情绪,影响理性决策。
我觉得市场里相对容易能把握的就是两类元素,一类是价格,虽然高低看不精准,但总体上在低位还是高位,大致是可以判断的,上证2000点大家都明白是便宜,8000点一定是贵了;另一类是情绪,我们每天在市场里,资金是狂热还是恐慌,看看身边的人,也都有个大概的感觉。
所谓守住自己的能力圈,就是把握住能把握的,在能识别的机会上果断出手,对我来说价格和情绪是可以判断的,我的策略就是在它们达到相对极值时做逆向,如果你的能力圈更大,可以争取的东西也就会更多;对于把握不住的就保持敬畏,求平均以控制随机性带来的意外损失。
其他信息:
- 今天中午和尾盘,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的部分ETF都出现了小幅放量,很像是国家队买入的手法。但今天市场没有太多的下跌,ETF的放量额度也非常小,这种平常日小量投入,不知道是什么用意。
- 2025年4月15日估值:
-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5.9%,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
- A股PE分位52.7%,PB分位10.4%,估值处于较低区间;
-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大约还需跌26.5%,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还需涨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