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投资学 - 关于投资与生活的思考

晚上7点,我们宣布对美国再加征50%关税,现在两边互加幅度都到了84%。

时间选的很讲究,我们收盘后,对面开盘前,消息出来后美股期指就跳水了一个多点。现在又该对面出牌了。

美国这次向全球加征关税,理由是对贸易逆差不满,要求缩小贸易逆差。

特朗普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说美国亏了,进口多出口少,钱都让外国赚走了。

但从国际金融角度讲,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美国之所以持续存在贸易逆差,和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是有关联的。

国际上大家要做生意,需要有一种能被广泛接受的货币,既要有公信力,又要有稳定的币值,美元就承担了这个职责。

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需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收的外汇和出的外汇要平衡才行。如果长期贸易逆差、外汇流出,就得想办法开源,要么吸引外资来投资,要么就需要借外债,要么就只能要货币贬值,弄不好就出现经济危机。

而美国不用担心这一点,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全球都需要,这种对美元的巨大需求,使得美国可以通过持续的贸易逆差向全球输出美元,其他国家拿到美元后,一部分用作贸易流通,还有一部分作为储备,又购买美国国债回流到美国。

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美国可以获得:

  1. 廉价商品:美国实实在在进口了商品,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提高民众生活水平,而付出的只是印钞和纸面上的债务。

  2. 低成本、无期限的借款能力:全球总有美元的需求,就总有购买美债的需求,让美国政府可以低成本融资,轻松应对赤字,保持巨大的债务规模。

  3. 通过对美元体系和SWIFT等的控制,可以获得巨大影响力,向对手施加各种制裁。

如果没有贸易逆差,美元就没法向全球输出,也就没法发挥储备货币的职能。

既然贸易逆差是美元“特权”的基石之一,那特朗普为什么还要执意加征关税,缩减贸易逆差呢?

事情都有两面性,贸易逆差也给美国带来了一些麻烦。

比如去工业化,这种空心化对经济活力造成长期损害,特别是如果发生国际对抗,制造业产业链的缺失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再比如失业,像特朗普的“铁锈带”,廉价进口意味着这些行业的国内就业岗位减少,民怨引发政治反弹。

这些年来,美元的霸主地位在一点点被侵蚀,但依然在全球贸易中是唯我独尊的存在。在目前这个时点,美元体系仍然是可以维持的,贸易逆差、债务扩张也并非到了火烧眉毛的程度,似乎没有必要这样突然大兴关税。

我觉得特朗普之所以要这么干,还是政治上的考虑更多,和他的选民票仓相关,他代表的是在全球化贸易中吃亏的那部分美国人,要兑现他的竞选承诺。

而高关税政策的后果,可能会削弱美元的地位,当然这会是个逐步而缓慢的过程。逆差减少意味着美元流动性的下降,全球关税必然会引发摩擦和报复,这些都会加速去美元化的趋势,这种信用的削弱,会让大家去寻求替代方案,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会兴起,更多的本币和区域货币结算有可能替代美元。

所以贸易逆差对美国来说,不是个亏不亏的问题,而是个选择问题。特朗普说的“美国优先”,代表的就是美国选择收缩其全球影响力。

其他信息:

  1. 从ETF成交量推测,今天汇金没有大量增持ETF,早盘的反弹是市场自发完成的。

本轮维稳是联合行动,除了汇金打头阵外,还有国资、社保、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多类主体,汇金买入量很大,从ETF放量上可以观察到,但其他主体买就不一定看得出了,今天他们是否有出手就不知道了。

  1. 2025年4月9日估值:
  •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3.4%,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
  • A股PE分位45.2%,PB分位7.2%,估值处于较低区间;
  •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大约还需跌24.2%,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还需涨14.2%。💸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