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投资学 - 关于投资与生活的思考

最近行情很舒服,虽然不像去年九月末暴涨那么快,但每天进二退一的,重心也在慢慢提高。

我觉得现在就不用想太多。很多想法回头再看时,其实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比如纠结后面会涨还是会跌。

大伙应该都很有经验了,过去这么多年,谁能一直猜中涨跌?

以前猜不中,以后也不可能猜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纠结,只需要预想不同情况、相应准备应对方案即可。

还有人喜欢分析上涨逻辑,进而分析上涨是否还能延续,或者哪个板块会有更好的涨幅。

这件事只可能有极少数的人成功,普通大众不太可能从公开渠道获得答案。

因为股市是博弈场,众所周知的好标的就会形成过高的价格,去买别人都说好的标的,不太可能实现超额收益,还容易成为接盘侠。

市场分析这种东西,其实更善于解释,而不是预测。无论市场怎么走,总能找出合适的理由解释,但未来怎么走,却很难准确预知。

所以要警惕流行的观点,不能轻信。就好比2020到2021年,白马股涨得很好,很多分析把它称为买好公司的价值投资,这其实并不是白马股上涨的真实逻辑,只不过是大家看到它上涨之后附会的解释。

之后白马股抱团散伙,股价崩盘,这些观点也立马烟消云散,如果相信它真是价值投资,越跌越买,那结果可能就是腰斩甚至脚踝斩。

这些经历,回想起来可能会觉得都有些荒唐,但其实一直不断在市场里重复上演,现在也一样。

当局者总是迷,大家还是会担心未来的涨跌,会去猜看好哪个板块,会被前一段时间涨得好的板块吸引,总结出它上涨的逻辑,并信以为真。

  • 中概股的价值重估会否持续?
  • 红利策略的行情能否延续?
  • 促消费政策能否让消费板块崛起?
  • 美股的调整有没有到位?

我对这些问题的想法都是不知道。不知道的话,我就不敢去赌某个方向的未来,而是为各种可能的未来,都做好可接受的准备。

按照我的思路,其实不用分析这么多,只要等待看市场如何发展就好了。不到目标不操作,不见兔子不撒鹰,管它为什么涨跌,随它去,波动全无视。

我希望等来的,就是极端的价格和极端的情绪,这才是市场里非常少有的、能同时带来高胜率和高赔率的机会。

可能有读者会觉得,这样不会效率太低、浪费很多波段?如果能抓到更多波段,我自然也想,但是小波段就不可能同时具有那么好的胜率和赔率。

不抓小波动虽然错过了机会,也避免了额外损失,实际上是放弃了很多没那么靠谱的尝试,保存实力给最好的机会。

2025年3月17日估值:

  •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16.6%,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
  • A股PE分位63.6%,PB分位27.2%,估值处于中等区间;
  •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大约还需跌31.5%,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还需涨3.5%。💸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