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美国公布了2月CPI数据,同比+2.8%,低于预期值2.9%。
通胀低于预期,提升美联储降息可能,数据公布后美股期指走高,不过开盘后又低走了……
最近美股调整了不少,好多读者问能不能抄底。
涨跌无法预测,能判断的是位置和情绪,我的想法是目前美股还算不上便宜,也没有感受到明显的恐慌,我自己暂时还没有想要买的打算。
下图是近40年标普500指数的走势,坐标对数化了,纵坐标上相等的距离代表相等的涨幅,而不是相等点位差。
从图中可以看出,标普500整体上保持着基本匀速的持续上涨,我画了一条红线作为上涨速度中枢的示意:
图中从左边数第一个红箭头,是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指数大幅超越红线,随后泡沫破灭,又跌回红线去了。
第一个绿箭头,是2008年的次贷危机前,此时指数没有明显超过红线,并不算高,但因为危机也暴跌了。跌到了红线之下,第一个蓝箭头处,此时创造了很好的买入机会。
第二个蓝箭头是疫情暴发的那一波下跌,也是远远跌到了红线之下,创造了买入机会。
第二个红箭头是科技股热潮,也是超越红线后,又回调至红线附近。
概括来说,红箭头代表超越了平均上涨速度,有回调需求;蓝箭头代表跌破了平均上涨速度,有反弹需求;绿箭头是其他原因导致的下跌。
每一次的偏离幅度是没法预测的,像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很疯狂,就偏离了很多、很久才最终回调。
每一次偏离的过程也不是一波到位的,中间还可能有反复的上涨和下跌。
最后一个红箭头就是现在了,目前虽然经过调整,仍然远高于红线。我并不知道后面它是能继续向上偏离红线,还是要向红线回调,只就目前的位置来说,看起来还不划算。
听我这么一说是不是觉得有点道理?其实也没太多道理,红线可能本身就不合理——为什么美股的长期上涨速度要保持恒定?确实,并没有充足的理由可以保证未来美股还会按照历史速度上涨,这个分析只是基于历史规律能延续的假设来的。
此外,这个红线换个画法,结论就可能不一样了。
比如我只取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的时间范围,那画出红线来是这个样子:
这样一看,这次回调后距离红线的距离也就没那么远了,当然仍然在红线之上。
总之这不是什么精确的方法,只是大概感觉一下,美股可能还没有调整到足够便宜的位置。
再来看看估值指标,下图是标普500指数近40年的市盈率和指数点位对应图:
参照历史可以看出,有的时候市盈率高,确实是因为泡沫,比如2000年左右,泡沫破灭后会出现股市大跌。
有的时候市盈率很高,则是盈利暂时性恶化带来的,盈利恢复后市盈率就会被动降低,这种情况下指数并不一定会下跌,比如2009年市盈率的高峰,就是次贷危机冲击带来的,当时反而是良好的建仓时机。
目前市盈率处于历史相对较高的分位,而当前美股上市公司的盈利并没有恶化,我更倾向于当前的市盈率偏高,是因为市场对美股公司未来有较好的增长预期所致,如果这种预期不能够实现,也就有回落的可能。
同时,这波下跌,市场也还没跌得鬼哭狼嚎,比疫情暴发那波差远了。绝望的情绪才带来绝妙的价格,现在也还远没到那个程度。
我也不知道美股接下来会怎么走,我只是觉得它还没有跌到能吸引我的程度,希望有足够好的机会再买。如果后面不跌了继续涨,那也只是错过了很一般的机会,没有什么可惜;如果后面跌出好机会,该买也不会犹豫。
2025年3月12日估值:
-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13.5%,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
- A股PE分位61.2%,PB分位22.8%,估值处于中等区间;
-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大约还需跌30.5%,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还需涨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