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投资学 - 关于投资与生活的思考

今天差不多把昨天跌的又涨回来了,你们说昨天为什么跌、今天为什么涨,相隔一天市场怎么就两种相反的态度?我觉得就没有那么多原因,波动是市场的天然属性,它是所有人交易产生的综合结果,想对成千上万人的博弈找出一两个原因来负责,本身就不现实。

常来看我的读者肯定都知道,我也分析不出什么东西来,并不是说为了合规免责什么的不敢说,是真分析不出,每次人家问我对XX怎么看,我就说不知道,然后人家还不甘心说盈亏自负你大胆说,我只好说我真不知道……

我哪知道哪个能涨哪个能跌呢,要知道我早发大大大财了。

倒不是说分析没用,我觉得这是个能力圈的问题。交易说到底是大家之间的博弈,平均收益之上的超额部分只可能来源于其他人低于平均水平的超额亏损,那想赚超额收益就一定要找出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在强的地方出手。

如果你看宏观、看企业比一般人更准,那分析就有用,但对我来说我看不太准,那分析对我就没用。如果你自己对某个东西都没信心,需要去问别人的观点,那我觉得也应该属于看不太准之列,这时候更好的方法就不要在这方面出手,做分散求平均算了。

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频繁出击,就是把弱点暴露给镰刀,肯定要被割的。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就是去探明自己哪些领域更擅长,然后再在这些领域利用优势发力。我认为这是投资这个博弈场里最基础的方法论,除了运气因素之外,凭啥应该我们赚钱呢,凭的就是明白自己优势所在,知道何处进攻、何处防守。

我的优势就是对金融工具还算熟悉、资金期限很长、不在乎波动、情绪比较稳定,所以我会去做逆向交易,市场很悲观的时候我也敢买,等市场热了我也舍得卖;选不出好公司我就主要买指数,在这方面防守,但同时我还可以利用期指吃些贴水,再做些跨期交易来增强。就在这些我有较高胜率的地方,我才主动出击,其他我搞不清的东西,我要么就不碰、要么就求平均,多赚和少亏都能提高长期回报。

每个人擅长的不一样,合适的策略自然也就不一样,就比如跌的时候我能扛住,但即便看到指数估值很低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扛下来的,很多人都会担心“这次不一样”。适合自己的方法,只能是在市场慢慢去找,光听别人说不一定有用的,这可能就是投资还比较难学的原因吧。

有人说那这样赚的少怎么办?投资本来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暴富,普通人在这个市场就只能获得普通的回报,能力多一点,就多一分增强,先把应该属于自己的赚到再说。当然有少数人通过投资实现了财富层级大跨越,那要么天赋异禀,要么运气极好,并不是可以普遍复制的,这就和任何行业都有极少数的顶尖玩家一样,但我们踢球不会期待自己成为梅西,为什么做投资就期待自己成为巴菲特呢。

我觉得把这些事情想清楚,真心比每天关注那么多资讯、研究那么多热点有用得多,新能车AI机器人,白马红利科技股,总是起起落落,下一个风口谁又知道在哪,但找到的适合自己的策略却总是可以用下去。

2025年2月19日估值:

  •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5.3%,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
  • A股PE分位60.1%,PB分位20.0%,估值处于中等区间;💸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