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美国通胀数据公布后,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利好影响下今天全球股市普遍高开,A股也是早盘冲高,但随后就又回落了。
如果不是在这个价位附近准备交易,那这种波动就完全不需要关注,我自己都是到接近计划位置的时候,才会去看看盘,关注下日内走势,其他时候随它去。
在股市里减少被割韭菜的几率,我觉得很有用的方法就是少看少操作。少看就降低了心理上的影响,少操作就降低了高买低卖的可能。在合适的位置买完后,只要拿着不动,任它波动,不到计划位置不卖,没有多余的交易,也就不存在被割韭菜的可能。这就像金庸在笑傲江湖里写的独孤九剑,自己没有招式,对手也就无招可破。
如果买了之后一直持有,一直不涨怎么办呢?这个问题靠分散性来解决的,一家公司经营不善的概率很大,一个行业整体衰落的概率就要小一些,一个经济体持续衰退的概率则更小,全球经济都陷入泥潭的概率最低。只要足够分散,长期上涨就是极大概率事件,就总能等到自己的目标价位。
可如果等的时间太长、赚钱太慢怎么办呢?市场能提供的天然回报就是有限的,想比平均水平更快、更多地实现超额收益,就要明白超额收益一定来源于其他人的超额亏损,要看自己在哪些方面能相对其他投资者建立优势才行,这就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没有适合所有人的统一答案。
能选出更好的市场、行业、公司,做更集中的配置;在合适的位置敢于增大或降低仓位来择时,这些都是争取超额收益的方式。不过一旦我们出招了,就意味着要和其他投资者比比谁的判断更好,也就面临被割韭菜的风险。
我自己的原则是尽量谨慎出招,看不准的宁可求平均,只在有足够信心的领域再出手。操作并不是越多越好,减少做错的次数和增加做对的次数一样重要。
对我来说,我觉得最容易把握的机会就是集体情绪的逆向交易,因为我本身资金期限比较长,对波动不敏感,心也大,这些特点就让我能一定程度上隔绝下跌的恐慌和上涨的狂欢,无人问津时敢买,人声鼎沸时舍得卖,这种择时就能提供一些超额回报。
经常有读者问我对某个板块怎么看,说实在的我觉得自己对某个行业、某个公司的发展没有那么好的判断力,我也不知道它未来能不能行。我自己投资时,因为觉得看不了那么准,就会避免做过于集中配置,如果你自己也看不准,还需要问别人的看法,那我觉得也就不应该太集中配置,你也不知道问的那个“别人”是否能看准对不对。
资讯、新闻、热点,这些都是市场中每天腾起又消失的浪花,看个热闹,没什么大用。更重要的就是考虑清楚自己能够在哪些方法有优势来实现高于平均的胜率,每个人擅长的各不相同,然后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扩大自己的优势圈和获胜率,在圈外就保持高度谨慎,求平均。
如果不确定自己有什么优势,那就先防守,直接都求平均。没有足够的优势,自然就只能拿到平均地回报,这是件再正常不过地事情。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还想要赚快钱,那就像是那句老话:在牌桌上找不到傻瓜,还要上去梭哈,自己可能就成了那个傻瓜。
其他信息:
-
有媒体报道说,特朗普正在考虑上任后发布一项行政命令,暂停执行TikTok禁止法案一段时间。TikTok目前的下线日期是1月19日,而特朗普是1月20日上任。
-
万科总裁祝九胜被公安机关带走,今天万科债券大跌。
-
今年的家电补贴从1月20日陆续开始,具体开启时间看各省市政策,北京是20日就启动了,赶在春节前。补贴范围比去年扩大了,还包括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
-
2025年1月16日估值:
-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3.1%,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
- A股PE分位52.4%,PB分位10.2%,估值处于中等偏低区间;
-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大约还需跌26.6%,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还需涨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