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行情是不是还有点意外?
周末财政化债的消息落地了,A50期指跌了2.3%,大伙都觉得A股可能也会跌,结果只是早盘低开,随后又涨上去了。
想想以前A股那个阿斗熊样,当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科技板块表现最好,创业板和科创板是今天的上涨担当,此外中小盘风格仍然明显强于大盘。
我看到有分析说,现在这种科技和中小盘的行情,主要都是游资和散户在炒作,机构偏好的权重龙头阶段性跑输,言外之意是这波上涨是资金推动的,缺乏基本面的支撑。
其实任何上涨都是资金推动的,有人买才会涨。权重龙头并不是说就应该涨得多,涨多了谁的基本面都撑不住,2020-2021年机构去抱团权重白马,搞出茅指数行情,还麻痹自己说买的都是白马股不怕高,结果这几年腰斩的比比皆是,恰恰说明权重牛白马牛一样是资金推动的,一样可能没有什么基本面支撑。
我倒不是说中小盘就一定好,我是觉得不用太在意所谓的核心资产论,市场机制的天然效果,就是通过定价去反映预期,好的资产大家抢着买,自然会定价更高,差的资产没人要,定价就更便宜,最终价格会均衡在各类资产都有大致相当的预期回报上。
从2010年到现在,最近15年,沪深300全收益和中证1000全收益的表现大致相当,也没有说所谓的核心资产就表现更好:
单纯买所谓的好资产,从原理上就不可能带来超额回报,因为众所周知的好资产一定有更贵的价格。要想获得超额回报有两个方法:
一是看得比市场预期更准,市场没预期到的事儿,我们预期到了,市场没发现的好资产,我们先发现了,提前埋伏交易,就能额外赚钱;
二是逆向市场情绪去交易,大家都觉得好的事儿,往往会拥挤到出现过度的溢价,都觉得坏的事儿,往往会出现便宜的折价,反着交易就能吃到部分的折溢价。
第一个方法判断起来很难,第二个方法则相对容易,就算看不懂资产好坏,市场冷暖还是可以感知到的。只要做好分散,控制住极端的风险,在此基础上不断做逆情绪的交易,就可能积攒起比平均水平略高的胜率了。
我们并不追求某一次赌赢,而是持续去做略高于平均胜率的事,长此以往就能积累出好于平均水平的回报。
其他信息:
- 10月金融数据公布,这是9月末新政以来的首个金融数据。
M2同比+7.5%,好于万得一致预期+6.97%;M1同比-6.1%,也好于预期值-7.07%。
下图是近24个月M2和M1同比增速的变化,可以很明显看出本月M2和M1的剪刀差出现了缩窄。剪刀差缩窄通常认为代表经济活跃度提高,这是多月以来首次出现这个积极信号,是本月数据的亮点。
10月新增社融13958亿元,略低于预期值14386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5000亿元,低于预期值6093亿元,信贷数据还是相对偏弱一些,整体上有喜有忧吧。
- 2024年11月11日估值:
-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12.2%,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
- A股PE分位62.3%,PB分位24.9%,估值处于中等区间;
-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大约还需跌31.6%,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还需涨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