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熊市成交新低

今天A股成交额4987亿元,是从2021年末进入本轮熊市以来,首次成交额跌破5000亿元。

低迷的成交说明市场冷清,参与的人少了,股票的估值水平自然就会下降,所谓“地量见地价”,就是说成交低迷的时候往往也是价格低点,历史上的熊市底部也往往会出现成交额处于低位的现象。

低位虽然是低位,但拐点什么时候来并无法知道,有时候低位会保持很长时间。而且就算要看成交额降低,一般也是需要看10日日均、月度日均这样一段周期内的,像这种单日的成交额降低,有很多偶然因素,更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也不用觉得它是什么反转信号。

成交额除了受市场情绪影响,还会受股票市场容量、市场资金量等因素影响,比如随着IPO市场上股票数量越来越多,原来3000只,现在5000多只,成交额扩大也很正常;再比如市场上资金宽裕,那即便大家对股市的热情不变,投入到股市的资金也可能变多。为了排除干扰去观察市场情绪,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基于成交量计算的辅助指标。

比如之前给大家介绍过的10日换手率,用换手率来替代成交额,可以一定程度上剔除股票增加带来的影响:

10日换手率=10日平均成交额/自由流通市值。

下图中橙色线是万得全A指数的走势,蓝色线是10日换手率,可以看出换手率低位往往在指数的底部阶段出现。几次历史级别的大底,如2006年、2008年、2012-2014年、2018年末,换手率指标都进入了绿色的20%以下分位区:

市场情绪指标:10日换手率

当然也有的阶段性底部,换手率有回落但并未进入20%以下区域,比如今年2月,换手率指标相当接近绿色区域,但还没进去又涨回去了。

还有个指标“月均成交额/M2”,M2可以看作是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这个指标可以排除资金增加的影响,目前看也挺低了,但相比2012-2014年的熊市和2018年的底部,还差一点儿:

成交额占M2比

如果只以今天的成交额来计算,曲线会在上图中红点的位置,就和以前的历史底部差不多了,但以月均来计算的话,曲线就还没那么低。

这些指标也就是作为一个市场情绪的大致参考,最多看个大区间,一样没法去判断底部位置。其实市场冷清不冷清,对于长期在市场里的人来说,不用看指标也能体会到了。

今天债市明显调整,原因昨天写过了,就是央行最近的组合拳,借入国债+交易监管+提示风险,肯定对多头有打击。不过市场对这些消息的反应,通常都是快速完成的,后面再怎么走也都不一定。比如咱们看30年国债期货的K线,这种快速调整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前面两次都很快就调整结束:

30年期国债期货

这次会调整多久、多深,跟股市一样都没法判断,债市波动幅度比较小,做择时的空间小,就更难踩到点上,投债市就是需要承担这种级别的波动风险的。如果不愿意承受这种波动,解决方法是改买短债或者货币基金,想投长债且依靠择时去躲开风险,我觉得不现实。

其他信息:

  1. 连续4个交易日没有观察到国家队买入ETF。

  2. 2024年8月12日估值:

  •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0.2%,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
  • A股PE分位24.8%,PB分位0.2%,估值处于较低的区间;
  •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大约还需跌15.5%,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还需涨28.8%。💸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