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这个剧本也是神奇,日经225指数昨天大跌12.40%,今天又大涨10.23%。
昨晚咱们还调侃,说沪深300今年表现终于超越了日股,结果就赢了一天,今天又让人家赢回去了。
还记得昨晚对大跌原因的各种分析不?
日本央行超预期加息缩表,美国就业数据疲软引发衰退担忧,日本加息、美国降息让融入日元的货币套利交易终结,快速下跌引发恐慌和杠杆平仓……
时隔一天,这些因素并没有什么变化,怎么又涨回去了呢?
当然可以有很多理由解释这个强劲反弹,比如说短期急跌吸引抄底资金入场,或者日本政府声明正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想解释总归都能找到理由,明天不管涨了还是跌了,一样都能各找到一套说辞,这就是咱们常说的,市场可以解释却无法预测。
昨天留言里有读者问到萨姆定律,这个也是这几天挺热门的一个话题。
萨姆定律是一个由失业率计算出来的指标,说一旦失业率的3个月移动平均值比过去一年的最低值高出0.5个百分点,意味着经济衰退开始,这个定律在过去曾高度准确的预测了多次衰退。
美国的最新数据显示,萨姆定律的标准又达成了,是不是说明美国注定要迎来一轮衰退了?
我觉得不用太在意,这些指标博眼球价值比宏观预测价值大得多。两三年前就炒过另一个预示衰退得宏观指标,叫做收益率曲线倒挂,也就是2年期国债利率比10年期利率还高,那衰退就要来了。结果这么久了,衰退也没来,美股还新高又新高了。
类似的还有著名的巴菲特指标,是去观察股市总市值占全国GDP的比例,从历史上看应该在50%-150%之间,如果偏低就认为股市低估,如果偏高就认为存在泡沫。
这个指标以前也都还挺有效,后来突然就失效了。指标在2018年就超过150%,然后美股继续大涨,到2020年指标超过了200%,然后美股调整了一下还继续涨,又创出了新高,现在指标依然在200%以上。如果2018年看指标过了150%就跑掉,那就错过了后面6年几乎翻倍的牛市。
市场始终是个不断变化、动态平衡的过程,如果经济出现衰退迹象,宏观政策还会去做调控,从道理上就不太可能使用某个静态指标,去成功预测未来的路径。
所以无论是对上涨或者下跌的原因,还是这类指标的预示,我觉得都不用太在意,市场怎么走大家怎么说,过几天指不定又是另一种说法了。
与其去分析市场会怎么走,不如把它的运行看作随机游走,咱们就当它是个随机数生成器,有个特点是取值越极端,越有向均值回归的可能,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如何去控制风险、如何去布局仓位,我倒觉得会更贴近实际。
其他信息:
-
国家队今日2点半后少量买了一些,估计买入金额约59亿元。目标是权重指数,其中沪深300约45亿元,上证50约14亿元。中小盘今天自己就涨得不错,国家队没买。
-
2024年8月6日估值:
-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0.3%,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
- A股PE分位25.2%,PB分位0.2%,估值处于较低的区间;
-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大约还需跌16.1%,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还需涨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