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善文在国投证券中期策略会上做了演讲,我看完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他先讲到楼市,从25城房价指数看,目前比2021年的高点已经下跌了约30%。
他认为这轮下跌是基本面驱动,并非泡沫破裂驱动,因为如果是泡沫破裂,往往是涨得多的地方跌得也多,但本轮下跌不是这样,而是哪里租金跌得多,房价就也跌得多。
租金是房子能产生的现金流,就相当于房子的业绩基本面。从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租金指数就开始下降,但在2020-2021年,房价却还在上涨,说明那时候大家觉得租金下降是暂时的,还愿意给房子更高的估值。
可是后来租金下降的趋势并没有逆转,基本面恶化持续至今,估值自然也就撑不住了。此外,大家对未来收入预期的降低,加上房企出现流动性危机,也共同促成了这轮楼市调整。
按照租金和房价看,目前的租金回报率已经回到了2017-2018年的水平。按照租金和居民收入看,房价收入比已经回到了2014年的水平。和历史比,这些估值指标已经回到了十分合理的水平。
但是,“合理的价格并不是底部,显著的背离和低于合理价格才能形成底部”。这话咱们股民应该都深有体会,估值低并不一定能止跌,真正的底部往往出现在市场因为恐慌而明显超跌后。
最近各种扶植政策推出,让市场的预期好转,也让地产股出现了一波反弹。但政策效果究竟如何,可能未来几个月都要不断观察验证,如果效果好,地产触底可能带动经济触底;如果评估不及预期,又没有进一步的政策,不排除市场再次出现比较大的调整。
第二部分讲到长期利率,他认为到2030年或者2035年,长期国债利率存在大幅下行的空间。不排除随着经济景气度回升、地产复苏,利率中途可能会有回升,但“长期利率下行的趋势很难对抗”。
长期利率会下行的观点,他几年前就曾经提出过,到目前来看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当时他讲的时候10年国债还有3%多,现在已经下降到2.3%了。
第三部分讲到企业出海,他借鉴了日本企业80年代大规模出海的经验,发现出海企业的回报率更高,股票涨幅也明显好于业务集中于本土的企业,因此他认为中国的出海企业也有望实现更好的回报率,长期看会更有吸引力。
大致就是这些内容。
宏观分析属于一家之言,能不能应验都是不一定的,我自己一向不敢把决策完全依赖于对宏观的判断上。对于大佬们的研究,咱主要是学习学习逻辑,能有点启发就很好了。
其他信息:
- 继上海之后,广州和深圳也出了地产新政。
广州首套首付不低于15%,二套首付不低于25%,取消利率下限,限购范围也有所放宽。
深圳首套首付不低于20%,二套首付不低于30%,利率下限调降35bp,分别调整为首套LPR-45bp,二套LPR-5bp。
一线这波降首付、降利率就差北京了?我猜应该也会有动作,因为就算想买房的人,也会想着等政策出来再动手,不出反而会抑制购房需求。
- 2024年5月28日估值:
-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1.7%,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
- A股PE分位38.4%,PB分位1.3%,估值处于较低的区间;
-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大约还需跌21.6%,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还需涨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