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新变化

周一开始有个变化,北向资金的成交金额盘中不再实时公布,只有当日限额不足30%时才能看到实时值,30%以上时都只显示为“可用”。

以前根据实时金额变化,盘中可以看到北向资金的实时流向,就像下面这样的,以后就看不到了:

当日净买入额曲线图

每天收盘后北向资金总的净流入或流出金额,还是可以看到的。

其实我觉得看实时净流向也没什么大用,市场里有各种类型的投资者,北向资金只是其中的一个,也并没有什么未卜先知的能力。关注它的人多,是因为只有它的流向是公开披露的,其他类型的资金想看也看不到。

从公平性上说,避免单独披露某一类资金的实时流向倒是也没什么错。估计也是因为受它影响的情绪比较多,为了减少这个信息对市场的干扰吧。

涉及港股的还有个传闻,说内地个人投资者投资港股需要缴纳的红利税,正在考虑减免,但这是个外媒报的传闻,还没有官方证实。

港股的红利税收法比较复杂,如果是在境外的资金直接买港股,对H股(注册在中国境内、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收分红金额10%的所得税;对注册在海外的公司,根据注册地的政策来,大部分都是免收。

但如果是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账户买港股,对H股(注册在中国境内、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收分红金额20%的所得税。对注册在海外的公司又分两类,第一类是真的就是海外企业,也是收分红金额的20%,第二类是虽然注册在海外,但被税务机关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比如中国移动,要收分红金额28%的所得税。

很多人不知道28%这一档是怎么来。注册在境外的“中国居民企业”,向境外公司分红的时候,先要收10%的企业所得税。我们港股通的持股,都是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代持的,所以第一步是向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先分红,这一步要扣掉10%的企业所得税;第二步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再给我们,要再扣掉20%的个人所得税,两层合计就是28%的税率。

总之,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买港股,红利税明显更高,如果能有减免还是挺好的,会利好港股的高股息股。

顺便说下A股的分红税收政策:

A股分红,无论是现金分红还是送红股分红,都要根据持有时间收个人所得税。持有不足1个月,收分红金额的20%;持有1个月至1年,收10%;持有1年以上免收,鼓励长期持股。

税并不是在分红的时候收取,而是分红时先不收,等卖出股票的时候计算持有时间再从卖出款中扣收。如果是分批买入的,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即先卖掉的是先买入的股份,来计算持有期。

公募基金持仓股票收到分红,比照个人投资者的政策来收取税款,分红所得和缴税都会最终反映到基金净值上。

其他信息:

  1. 4月CPI同比+0.3%,高于万得一致预期0.2%,PPI同比-2.5%,低于预期-2.3%。CPI略高于预期还是不错的,现在的政策目标就是促使通胀温和回升。

  2. 4月金融数据,新增社融-1987亿元,预期+10149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7300亿元,预期7433亿元。M2同比+7.2%,预期+8.3%,M1同比-1.4%。

数据超预期回落,社融罕见负增长,我看了一圈分析师的研报,大家考虑多方面的原因吧,需求偏弱、地方融资监管增强导致政府债缩量、防资金空转挤水分……总之数据不是很好看。

  1. 前阵子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2022年市场平均股票交易佣金费率为万分之2.62。按照之前的要求,指数基金支付给券商的佣金费率不得超过这个值,主动基金不得超过这个值的2倍也就是万分之5.24,相比现在万分之8的行业水平还有不小的下调空间。要求是6月30日前完成费率调降工作,又能给基民节省点成本了。

  2. 2024年5月12日估值:

  •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2.9%,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
  • A股PE分位42.9%,PB分位3.0%,估值处于较低的区间;
  •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大约还需跌23.1%,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还需涨18.0%。💸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